日前,小編了解到,高強度冷彎薄壁型鋼在住宅建筑中的應用量持續遞增。據介紹,這種冷彎型鋼主要用于住宅結構體系,其住宅材料由屋蓋、樓蓋、組合墻體、連接件和維護結構組成,具有抗震性能強、自重輕、設計施工方便等特點。
與傳統住宅相比,這種住宅建筑的基礎造價可減少30%,施工周期比傳統的磚混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縮短1/3左右,鋼材可以百分之百回收,符合建筑環保節能的政策,有助于實現住宅產業化。業內專家表示:“廣泛采用冷彎型鋼取代熱軋型鋼和其他品種,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br />
冷彎型鋼是將板材、帶材等金屬板帶通過順序配置的多道次成型軋制,以制成特定斷面的型材,是制作輕型鋼結構的主要材料。與熱軋型鋼相比較,冷彎型鋼具有斷面形狀合理、重量輕、強度高的優點。在相同截面積的情況下,其回轉半徑可增大50%~60%,截面慣性矩可增大0.5倍~3.0倍,因而能較合理地利用材料強度;與普通鋼結構(即由傳統的工字鋼、槽鋼、角鋼和鋼板制作的鋼結構)相比較,可節約鋼材10%~50%。同時,由于鋼材在冷彎加工中提高了強度,其產品質量好、表面光潔、尺寸精度高、型材定尺靈活,生產中能源消耗少、成材率高、金屬損耗少。
業內人士表示,在某些情況下,冷彎型鋼結構的用鋼量與相同條件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用鋼量相當,是一種經濟斷面鋼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冷彎型鋼產業不斷發展,產品達到3000多種,鋼種從單一的普通碳鋼發展到不銹鋼、高強鋼、耐火鋼、耐候鋼、復合鋼等。近10年來,冷彎型鋼產量的年增長速度接近30%。
如今,冷彎薄壁型鋼結構體系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產業。在發達國家,該體系是低層住宅建筑中被廣泛采用的一種結構形式。美國輕鋼結構住宅占住宅建筑總數的20%,澳大利亞的輕鋼結構住宅占住宅總數的15%以上,日本新建的1層~4層建筑也大多采用輕鋼結構。另外,英國的單層建筑也大量使用冷彎型鋼,其用量占這類建筑物總用鋼量的60%左右。由于輕鋼結構具有重量輕、跨度大、耐久性強、設計建造簡單快捷等特點,加之鋼結構圍護系統技術的迅猛發展,建筑師們可以設計出更加經濟、美觀、功能多樣的建筑。因此,冷彎薄壁型鋼在住宅建筑中大有用武之地。
目前,冷彎型鋼在建筑業中應用的重點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輕鋼工業建筑(大多是單層,個別為2層~3層)的主要構件,如屋面板、墻板、樓面板、梁、柱、檁條(屋面、墻面)、支撐和門窗框等,一般用鋼量為40千克/平方米左右,按年竣工面積500萬平方米計算,需用鋼材20萬噸,其中冷彎型鋼15萬噸;二是低層鋼結構住宅(一般為3層以下),如按年竣工住宅面積15億平方米的1%計算,要使用鋼材60萬噸,其中冷彎型鋼用量達到15萬噸是有可能的;三是建筑領域和市政建設需要的冷彎型鋼,如道路隔離欄桿、廣告支架、立體車庫、超市、農貿市場和各種臨時建筑等。
目前我國冷彎型鋼實際消耗量還不是很大,在整個鋼材中所占比例比較小,全部冷彎型鋼產量只占鋼材總產量的1%~1.5%;其產量也有限,品種規格不齊全,大都以普碳鋼為主,與國外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國外冷彎型鋼品種規格一般在8000種~10000種,而且材質多元化,合金化鋼種占50%~70%,冷彎型鋼產量占鋼材總量的5%以上。所以說,我國冷彎型鋼產業發展空間很大。
近年來,我國鋼結構發展對鋼材的需求以5%~8%的速度增加,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2700萬噸(占鋼筋混凝土結構用鋼量的15%)左右。鋼鐵企業應重點開發高新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的新型冷彎型鋼,如研發不銹鋼、鍍鋅板、高強度和超高強度低合金材質的冷彎型鋼,以及超厚、超薄系列的高難度復雜斷面冷彎型鋼產品。同時,要與產業鏈的各方聯手,進行冷彎生產領域工藝技術的研究,以及新技術裝備的開發、研制或引進、消化工作,迎來我國冷彎型鋼的發展高潮
轉發請注明出處:http://www.control-valves.cn/1653.html